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教学明星】薛杨:传承天大优良传统 培育一流本科人才

2018-09-18

编者的话:在天大,青年教师思维活跃、紧跟潮流,具有无限的活力和创造力,年龄优势又使之与学生拥有了天然的亲近感,他们日益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为了更好地促进学校教学提升和人才培养,我们邀请了近几届天津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特等奖、一等奖获得者,分享他们的教学感悟和育人心得,共同为天津大学一流本科教育建设添砖加瓦。

图1 薛杨在学术会议上

金秋十月,全校上下以饱满的热情迎来了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自今年初我校出台了《天津大学一流本科教育2030行动计划》,我从中切实感受到了学校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加强学科教学发展的决心。结合近年来我校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和整体水平的提升,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下面我从青年教师如何在我校建设一流本科教育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谈几点体会和认识。

图2 薛杨在课堂上

一、育“大树”,引学生立“天大”胸怀

本科教育是培养一流人才最重要的基础,也是最能体现学校传统和特色的地方。如何将天津大学勇于担当、爱国奉献的大学文化和立身养德、胸怀天下的北洋传统深植于天大学子的脑海中,培养他们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目标而奋斗的坚定信念,引导他们把个人理想同国家、民族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需要在入学伊始就为其栽下“国之所需,心之所系”的种子,更需要每一次课堂对价值引领的灌溉与坚守。作为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青年教师,我们应该特别关注人文类教育在建设一流大学中应发挥的价值引领、人格塑造、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等重要作用,主动承接学校具备“家国情怀”的通识课程和培养方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每一次本科教学实践之中,使之成为培养具有天大特质的本科人才的宝贵精神文化资源。

据我了解,目前学校为每个专业都设计了导论课程,目的就是通过对国际前沿和国家战略的介绍,帮助学生在接触专业之初就真切感受到国家需求和自身努力方向。我在为法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金融学导论》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教学大纲的设计着重反映我国和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发展与变化,特别注重讲好每学期的首节课。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通常是以“科技与资本的融合——中国经济的转型与突破”作为首节课的主题,通过展示科技创新、经济转型、大国竞争三个宏观经济问题,引出课程的主体——资本市场;并结合当前中国经济所面临的经济换挡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和经济结构调整阵痛期三个时期的叠加,引导学生理解 “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重大战略决策,以及资本市场助推我国成为世界一流强国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整门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修“大道”,助学生承“天大”作为

大学是做“大学问”的地方,追求的是“大道”,而非单纯以逐利谋生为目的的职业训练所。学有学统,道有道统,法有法统。老师的职责就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与学生探讨、传承学统和道统,帮助学生秉承天大“兴国强学、矢志创新”的奋斗与追求,“聚焦国家重大需求、聚焦世界科技前沿”。通过许多老教师们经验,我感到作为青年教师,在扎实自身学识、提升教学基本功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加强教学学术能力,包括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把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在天大法学院复建之初,法学院领导就要求我们每一位青年教师确立马克思主义法治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做主的有机结合;要求每一位青年教师做到“讲好法律、讲懂法治、讲通法理”。为此,我针对《财税法学》课程的教学主题、教学目标、授课内容及相应教学活动,除了涉及财政法、税法所包含基本概念、基本制度和基本要求的讲授外,还试图引导学生了解国家财税领域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法治运行体系,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征税和纳税主体之间社会矛盾发生、解决和运行的基本规律,特别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分税制改革”以及当前个税改革方案、房产税酝酿出台等热点问题,运用科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掌握其中的“机理”所在。记得党的十九大会议召开那天,学院组织老师们观看学习了《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当天下午的《财税法学》课堂上,我临时决定围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最新论断,结合自己之前的一些学术积累,以“如何通过财税法制手段缓解我国社会新矛盾”为题,为学生们作了一节时效性很强的学术报告,受到了热烈欢迎。

三、行“大爱”,诲学生扬“天大”品格

“大学之爱”为大爱。其一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应除去世俗私利、超越回报要求而独具神圣性的“大爱”,所有的教育都应基于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其二是大学应该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对真理的爱超过一切,这更应该成为大学的品格。作为一名在天大校园成长起来的青年教师,回顾自己的求学历程,无一不浸透着老师们大爱于心的呵护和严谨治学的要求。老师们在备课、讲课、讲稿、板书、答疑、批改作业、论文修改等每一个教学环节上的敬业负责、求真务实,对学生来说都是最为直观的影响和感受,而这也成为如今迈上三尺讲台的我时刻要求自己的教学准则和行为标准。

我始终牢记我的导师汪波先生在病床上的谆谆教诲,叮咛我讲好课的前提是充分的备课,要求我必须做到备课与授课的时间比至少要达到9:1后方能登台。我的导师还曾对我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三桶水:第一桶水是知识的储备,第二桶水是吐故纳新的源头活水,第三桶水是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创新之水。教学无止境!可以说,天津大学“实事求是”的校训和“严谨治学”的校风已融入我们的血液,在脚踏实地为之奋斗的过程中,更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使其传承和发扬下去。

图3 薛杨与学生交流

天大之美,美在校园、美在育人、美在精神;天大之大,大在胸怀、大在作为、大在品格。育“大树”、修“大道”、行“大爱”是我们青年教师对于天津大学的承诺:我们用自豪和骄傲,分享她的现在;也必将用奋斗和汗水,荣耀她的未来!

薛杨个人简介

薛杨,法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天津大学生物安全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北洋学者青年骨干教师,美国University of Colorado(Denver)国家公派访问学者,天津市科技法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曾荣获天津市高校智库优秀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一等奖、天津大学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文科组特等奖第一名、天津市第十四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一等奖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