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ng teacher association

青年教师联谊会

【青椒学术沙龙】王静:基于媒介演进的交往嬗变

2014-10-20

10月17日,由校工会、科研院、校青年教师联谊会以及学生创新实践协会共同举办的第18期青椒学术沙龙在教职工文化活动中心举行。来自文法学院的教师王静作了题为《基于媒介演进的交往嬗变》报告。

王静谈到:“交往分为个人与自己,个人与他人。语言是一种思维工具也是一种交际工具,而面对面的直接交往中可以运用到多种语言,比如语言、类语言、身体语言、仪式化语言。”她例举了陕北民歌中“见个面面容易哎呀拉话话的难”的原始交往形式,以此引出了媒介的重要性。

“地球村”理论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王静讲道20世纪原创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的“地球村”理论,“地球村”的主要含义不是指发达的传媒使地球变小了,而是指人们的交往方式以及人的社会和文化形态的重大变化。交通工具的发达曾经使地球上的原有“村落”都市化,人与人的直接交往被迫中断,由直接的、口语化的交往变成了非直接的、文字化的交往。而电子媒介又实施着反都市化,即“重新村落化”,消解城市的集权,使人在交往方式上重新回到个人对个人的交往。

“城市不复存在,惟有作为吸引游客的文化幽灵。任何公路边的小饭店加上它的电视、报纸和杂志,都可以和纽约巴黎一样,具有天下在此的国际性。”麦克卢汉时间和空间的区别变得多余。这种新兴的感知模式将人类带入了一种极其融洽的环境之中,消除了地域的界限,文化的差异,把人类大家庭结为一体,开创永恒的和谐与和平。旧的价值体系已经崩溃,新的体系正在建立,一个人人参与的新型的、整合的环球村即将产生。事实上,这种环球村已经产生。麦克卢汉的“地球村”理论,是全球化理论的萌芽,对后来研究全球化的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传播媒介的演进与规律

从原始的基于身体的媒介到现在的网络媒介,信息、传播和媒介三位一体迅速发展,发展趋势主要有三个特点:加速度发展,补救与叠加,人性化。

对于加速度发展的阐述,王静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如果把人类的100万年历史假设成一天,那么文字、印刷术等信息传播媒介在最后的7分钟内才出现。从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到媒介化的间接交流,传播媒介的演进并非完全是先进取缔落后,正如乐搏资本创始人杨宁预言道手机将在五年后消失,这不代表人类不再需要手机的功能,而是待到“智能一切”的时代来临,身边的任何物品都可以满足通讯的需求,这同时也表达了传播媒介演进规律中人性化的内涵。

人机对话的交往类型

讲座结束,在场的听众向王静提问,人与定制智能系统的交流是否属于个人与自己交流的范畴呢。对此,王静回答道,定制智能系统应介于个人与他人之间,可以与人进行智能交流甚至情感交流的系统折射出的是使用者的习惯与需求,但并不等同于使用者本身。

活跃的互动环节给整个会场增添了一种浓厚的学术氛围,在激烈的讨论后,本次演讲顺利结束。

供稿人:学生记者 李俊烨

摄影人:学生记者 李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