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8
编者的话:在天大,青年教师思维活跃、紧跟潮流,具有无限的活力和创造力,年龄优势又使之与学生拥有了天然的亲近感,他们日益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为了更好地促进学校教学提升和人才培养,我们邀请了近几届天津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特等奖、一等奖获得者,分享他们的教学感悟和育人心得,共同为天津大学一流本科教育建设添砖加瓦。
图1 刘大勇在国外交流
教师要始终努力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从我的个人经历来说,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主要得益于平日里很多老师给予的指点,不只是学识,还有品格和传统的感染;也得益于课程组老师们的教学交流与深入讨论;还得益于同学们上课认真学习的态度,每次面对同学们热切求知的眼神与思路活跃的提问时的交流,都能获得教学相长的体验。
1希望为同学们建构知识体系
在教学方法上,我一直努力摸索、学习和总结。一方面,向前辈教师请教,努力提高教学技能;另一方面,持续追踪学科领域最前沿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素材,希望为同学们呈现清晰的讲解、鲜活的案例,让艰深的理论深入浅出、鲜活有趣,并且体现出严谨的逻辑和完整的结构,有助于同学们建立系统的理论体系。同学们如果能将一门学科的知识融会成有机的整体,进而灵活运用和不断实践,就可能具备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触类旁通,长久受益。
图2 刘大勇在课堂上
2
尝试“从简单到复杂”与“从复杂到简单”
在教学过程中,有的知识运用表现为“从简单到复杂”,有的分析过程又需要“从复杂到简单”。“从简单到复杂”是对一些看似简单的现象分析得深入,结合理论观点从不同角度得到辩证的理解;“从复杂到简单”是面对的复杂现象要具有高度抽象的能力,简化成一个简单的问题。在教学实践里,我努力通过不断启发同学们主动思考,再进行关键逻辑的点拨和思路梳理,争取让大家在一次次难忘的“辩证思维”中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另外,还要努力让教学过程不仅完成思想的传递,也形成对话交流的空间。通过思维的碰撞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与科学分析的灵感,引导同学们不仅积累扎实的学识,也心怀崇高理想与家国情怀,努力让课堂教学充满思想的深度和思考的温度。
图3 刘大勇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Gary Becker教授交流
3教学与科研结合 做好学习路途中的“向导”
在教学中,我也尝试与科研内容有机结合,将研究发现、科研感悟以及科学研究方法与学生们交流讨论。在和同学们的交流中,我也会谈到:在“大数据”背景下,不仅需要掌握信息,更需要懂得如何处理和把握信息,不仅要了解知识,而且应懂得如何运用和创造知识,这中间就更需要学会思考。这种思考能力在面对现实问题和具体研究时,可能表现为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也会向同学们坦言道,自己并非比同学们优秀,只是“闻道有先后”,我希望成为大家学习路途中的“向导”,与大家共同领略学术世界的“美丽风景”,引领同学们前进,不断探索和追求。
图4 刘大勇与学生合影
4心怀感恩 身体力行
在读书时,自己接受过很多老师的谆谆教诲,现在则努力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去感染同学们积极用功和努力成长。无论是课下与同学们自由交流,还是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时的分析研讨,以及指导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时的反复讨论,都是希望带给学生有益的思想启发、使他们不断拓宽眼界,具有严谨踏实的精神。
自身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和学部的支持,离不开求学生涯的恩师、从教之后的同事给予的指点和帮助,也离不开每一位聪明勤奋的同学热情认真的学习投入。既深怀感恩,又深知自身差距,我仍然需要在很多方面付出努力,努力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积极探索科学前沿,心知本分,心怀梦想,努力为天津大学的发展贡献力量。
刘大勇个人简介
刘大勇,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作为国家公派联合培养博士生在美国普渡大学访问研究,研究领域为技术创新、产业发展与公共政策。曾获天津市第十四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天津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选拔赛特等奖、天津大学“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等荣誉。入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第三层次、天津大学“北洋学者-青年骨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