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07
6月3日,第63期青椒学术沙龙在北洋园校区郑东图书举行。马克思学院张凯峰老师带来题为《清末民初的中华民族认同构建——以近代东北为视角》的讲座。沙龙由校青年教师联谊会理事、马克思学院马明主持,沙龙吸引了来自马克思学院、教育学院、材料学院、文学院等学院的40余名师生参加。
张凯峰在报告中指出,近代以前,中国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民众只有诸夏和夷狄的观念,没有明确的国家意识。清末民初的中国开始由传统帝国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民族认同性构建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程。清末民初的东北地方当局为构建对中华民族这一国族概念的想象,从许多方面做出了努力。他们通过学校教育内容的设计使学生对现存制度产生强烈认同感;通过对地理、历史的构建证明东北是中国整体的一部;通过商品展示会和博物馆让普通国民能够从中感受民族国家意识;通过革命纪念日宣传对烈士的祭奠,激起民众对国家的强烈感情;通过对城市景观民族风格的改造,树立本民族的象征。作为中国近代民族国家建设的一部分,清末民初的东北地方当局为我们今天研究近代民族国家建设的历史提供了非常可贵的标本。
张凯峰,男,1977年出生,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历史学博士,现就职于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承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工作,学术研究主要关注中国近代民族国家转型、中共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近代东北地方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