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29
北洋求是学术论坛(第四期)
报告题目:光纤传感网与关键器件基础研究及如何申请大项目
报告时间:2015年1月6日(周二)中午12点15分
报告地点:教职工文化活动中心 多功能厅
主讲人:刘铁根
教授、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973计划首席科学家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
主讲人简介:
天津大学精仪学院光学工程国家重点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致力于光纤传感理论与技术以及光电检测技术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和面上基金、973计划和重大科学仪器专项、天津市重大攻关、省部级基金等三十余项科研课题,主持国家级视频公开课。获省、部级技术发明奖一项和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已申请国际专利4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8项,获中国发明专利优秀奖1项。在高水平、重点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发表论文230余篇,其中在Opt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等国际顶级光学期刊上发表了38篇论文。作为主编出版学术专著四部,其中两部获国家出版基金。现任科技部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和光机电集成分会理事长、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仪器仪表协会光学仪器分会副理事长、光电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主任、《光电子·激光》和《光电工程》编委等职。在多次国际会议上任分会主席或做特邀报告。已指导出站博士后8名、获博士学位23名、硕士学位46名;现指导博士后2人、博士生102人以及硕士生12人。2011年被评为天津市劳动模范,2012年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内容简介:
以智能传感为特点的新一代光纤传感网及其关键器件研究是光纤传感技术的发展方向。本项目积极顺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探索新一代光纤传感器的新材料、新原理和新结构,研究新型微结构光纤传感器件,突破光纤非线性散射效应传感瓶颈,扩展智能光纤传感网拓扑结构,奠定工程应用基础”为主旨,大力开展光纤传感基础科学的研究,从材料、结构、器件、技术和传感网五个方面全面提升光纤传感技术水平。
经过五年的努力,本项目在微结构传感器、分布式传感以及智能传感网等三个方面共获得多项理论成果,实现了多项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有许多成果获得了实际应用,实现了对科学问题的突破,项目推动获得了航空、航天、气象等国家重要行业和领域的认同。工作受到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认可,授权组建了全国光纤传感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本项目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光纤传感 研究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