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announcement

通知公告

第9周学术活动预告

2014-10-24

青椒学术沙龙(第20期)

时间:2014年10月31日(周五)中午12点15分

地点:教职工文化活动中心 多功能厅

题目:从英汉词汇对比考察两种语言的异同

主讲人:王用源

个人简介:王用源,男,天津大学文法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3年入选北洋学者*青年骨干教师,现任天津大学文法学院党委委员、中文系副主任,天津大学语言科学研究中心秘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从事汉语和藏语比较研究。发表于《南开语言学刊》的《藏语联绵词构词研究》一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10年第8期)全文转载。博士毕业后,以道书语言研究为主攻方向,《中古道书介词研究》成功获批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和天津大学自主科研项目。加入天津大学语言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团队以来,以“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的科学方法论研究”为研究对象,探讨汉语研究中是否孕育着科学的思想和方法等问题。近年来,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重要期刊论文5篇;承担《词汇学》《现代公文写作》《语言交际艺术》《中文沟通与写作》《汉语词汇与文化》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报告内容简介:目前,人类使用的语言有5000多种,语言学家把不同的语言分为不同的语系。以历史比较法为基础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是把有关各种语言放在一起加以共时比较或把同一种语言的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进行历时比较,以找出它们之间在语音、词汇、语法上的对应关系和异同的一门学科。对比语言学是现代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为了解决教学或翻译问题而对比两种语言的异同。亲属语言之间的比较研究,同一语言共时和历时的比较研究,服务于对语言起源的探索研究,旨在求同。亲属语言之间、非亲属语言之间的对比研究,围绕语言的共性和个性进行研究,旨在求异,解释它们为什么不同。目的是用来指导语言教学与语际翻译,达到不同文化间的沟通。报告将从重叠构词、反义构词、并列构词这三个方面考察英汉异同,以观察汉语和英语的特点,并为英汉异同寻求解释。吕叔湘曾说:“指明事物的异同所在不难,追究何以有这些异同就不那么容易了。而这恰恰是对比研究的最终目的。”单靠汉语研究者或单靠英语研究者,都很难发现英汉的异同,即使发现其异同,也很难解释。所以,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共同研究,有利于推动对比语言学的深入发展。

主办单位:校工会、科研院、校青年教师联谊会、学生创新实践协会